最實用的90句培訓經典語錄
1.破冰-磨刀不誤砍柴功。
2.投入才能深入,付出才能杰出。
3.1974年11月,《倫敦時報》對記者進行了一項調查問卷,問題是:"你們心目中最大的恐懼是什么?"可能你會認為排在第一名的應該是"死亡"。但是當時調查的結果,回答"死亡"的只排在第二位,排在第一位的"演講"。
4.我聽我忘記,我看我記得,我用我學到,我教(分享)我掌握。
5.一般的老師的培訓方式是敘述;好的老師的培訓方式是講解;優(yōu)秀的老師的培訓方式是示范;偉大的老師的培訓方式是啟發(fā)。
6.學習無用,除非去用。
7.任何強大的民族、強大的國家、強大的企業(yè)、強大的團隊都是教育和訓練出來的。
8.企業(yè)(工廠)最大的成本浪費就是讓那些沒經過教育訓練的員工上崗。
9.你可以拒絕學習,但你的競爭對手不會。--杰克·韋爾奇
10. 香港總商會曾經的調查結果顯示:重視培訓的企業(yè)比不重視培訓的企業(yè)有以下三大直接結果:一是盈利高37% ;二是員工收入高57% ;三是市場價值比帳面價值高20% 。
11.二十一世紀人與人競爭的三大法寶是:黃金、電腦、舌頭。
12.卓越領導人的三大特質:控制別人的欲望、超人的智慧、出眾的口才。
13.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:一是將自己腦袋里的觀念放入別人的腦袋里,二是將別人口袋里的錢放入自己的口袋里。
14.口才的力量,萬夫莫敵,它比任何東西都有能力來統(tǒng)治這個世界。--教皇彼得二世
15.卓越的公眾表達能力,會讓一個人充滿自信與活力,而自信與活力,正是一個成功人物的形象。
16. 公眾演說是出人頭地的捷徑。
17.光干不說傻把式,光說不干假把式,能說會干真把式。-柳傳志
18.知彼知己,方能百戰(zhàn)不殆。
19.老師是站著的學生,學生是坐著的老師
20.培訓師不要做法官而要做教練。
21.培訓:以職業(yè)者為主體,以培訓師為主導,通過宣導理念、傳授知識或訓練技能改變個人行為,進而提升組織績效的活動。
22.培訓過后如果沒有新的行為的產生,那么培訓就還沒有結束。
23.藝高為師,德高為范。
24.誤人子弟的培訓師會被打入十九層地獄-師德。
25.一英吋的寬度一英里的深度-師藝。
26.關心自己的學員就等于關心自己-師恩。
27.我的地盤,我作主-師威。
28.學員是主體,培訓師是主導,教室是主場-師恩+師威
29.一位優(yōu)秀的培訓至少要向100位優(yōu)秀的同行學習-師風
30.買別人的經驗,掙自己的時間。
31.向同行的學習,可以借鑒可以模仿,但不要成為其影子 -師風
32.你的風格就是最佳風格。
33.講理論不如講歷史,講歷史不如講故事,講故事不如講案例,講案例不如講經歷。
34.真實的個人經歷是最好的說明方式,因為它能讓一個觀念顯得清晰、有趣、具說服力。
35.評估培訓師的四大指標:內容內涵、語音語調、肢體動作、眼神表情。
36.當一個培訓師一走上講臺就要有"水來土淹,兵來將擋,鬼來神擋"的勇氣-培訓師的挑戰(zhàn)力
37.要成為有生命力和受歡迎的培訓師的最大秘訣是學習,學習,再學習-培訓師的學習力
38.講故事的能力是培訓師要掌握的一項重要能力。
39.研究表明:在一場演講(培訓)后一個小時內,人們會忘記一半內容,經過一天,將忘掉80%的內容,一周后,將忘記95%,人們唯一記得的是,演講者所舉的故事、案例及自身經歷。
40.故事,是人類最古老、最具影響力的工具,也是最有力的說服技巧。說好一個故事,可以激勵、說服、并贏得聽眾的熱切合作。
41.故事是吸引聽眾的一大法寶,故事可以讓一個抽象的道理變得有趣。
42.心動+行動=效果-培訓師的感召力
43.親和力和激情是不會相沖突的兩大特質。
44.培訓的熱情與激情是比流行性感冒傳染還快的東西。
45.熱情與激情是決定一場演講(培訓)是否精采、動人的關鍵,當你對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充滿認同,而且迫不及待的想和聽眾分享時,你的說服力就開始了。
46.培訓師的職業(yè)形象是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保證。
47.成功中國人的1-10,一表人才、兩套西裝、三杯酒量、四圈麻將、五方交游、六出祁山、七術打馬、八口吹牛、九分努力、十分忍耐。
48.培訓師是集"編、導、演能力"于一身的優(yōu)秀人物。
49.臺上三分鐘,臺下十年功。
50.成為優(yōu)秀培訓師的三大秘訣是:準備、準備、再準備;練習、練習、再練習;上臺、上臺、再上臺。
51.準備比資歷更重要。
52.沒有準備就是準備失??!
53.寧可千日無機會,不可一日無準備。
54.寧可備而無用,不可用時無備。
55.如果砍柴需要八小時,我會花六個小時來磨斧頭-林肯
56.我花三個星期的時間來準備一個即興演講-馬克吐溫
57.只有充分準備,才會有充分信心。
58.只有完美的練習,才會有完美的結果。
59.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,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(shù),閱人無數(shù)不如明師指路,明師指路不如自己體悟。
60.上臺講一次勝過臺下聽十次。
61.當我準備發(fā)言時,總會花三分之二的時間琢磨人們想聽什么,而只會花三分之一的時間考慮我想說什么-林肯
62.講自己該講的,用聽眾喜歡的方式進行。
63.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。
64.鳳頭,豬肚,豹尾。
65.最難的是開場白,就是第一句話,如同在音樂上一樣,全曲的音調,都是它給予的。平常卻又得花好長時間去尋找。--高爾基
66.開場白的三大目的:一是拉近距離,二是建立信任,三是引起興趣。
67.編籮編筐,重在收口。
68.演講(培訓)結尾的兩大功能:提醒、呼吁。例1:《如何成為百萬富翁》的結尾:要想成為百萬富翁,我們必須做到三點:一、有完全的自信;二、積極地努力;三、每天對自己做出檢討。所以只要我們全力以赴,每天都認真貫徹這三個要點,最后一定能成為百萬富翁。例2:《TTT》的結尾:要想成為一名優(yōu)秀的受歡迎的培訓師我們必須做到三點:一、準備、準備、再準備;二、練習、練習、再練習;三、上臺、上臺、再上臺。只要我們全力以赴,時時都認真貫徹這三個要點,最后一定能成為一名優(yōu)秀的受歡迎的培訓師。
69.結尾的三大技巧:說發(fā)人深省的故事、引述鏗鏘有力的名言、直接說出你的訴求。
70.語言除意義外,應該要追求它的色彩、聲調、感觸。同義的語言或字面有明暗、硬軟、響亮與沉郁的區(qū)別。--郭沫若
71.語音語調的四大要求:(1)、準確清晰,即字音正確清楚,語氣得當,節(jié)奏自然;(2)、清亮圓潤,即聲音洪亮清澈,鏗鏘有力,悅耳動聽;(3)、富于變化,即區(qū)分輕重緩急,隨感情變化而變化;(4)、有傳達力和震懾力,即聲音有一定的響度和力度,使在場聽眾都能聽真切,聽明白。
72.演講如能使聾子看得懂,則演講之技精矣。--陶行知
73.只可意會,不可言傳。
74.優(yōu)美舞蹈、啞劇、交響樂的指揮都是將肢體語言發(fā)揮得淋漓盡致的藝術。
75.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·梅拉比安研究證明:如果有一條信息被傳播出去,所有的信息只有7%是文字語言,另外38%是有聲語言,其余55%是肢體語言。
76.眼睛是心靈的窗口,目光的交流就是心靈的交流。
77.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紀培養(yǎng)成功的語言,是比嘴里講的更復雜千倍的語言。--羅曼·羅蘭
78.肢體動作的四大原則:簡單、對稱、重復、夸大。
79.目中無人,心中有數(shù)-自信
80.目中無人,心中有人-自信
81.一個人只要有自信,他就會有自己的意見,當你要表達不同的意見并要說服別人,你必須相信自己的意見很有價值。
82.我熱愛丟臉
83.今天丟臉是為了明天不丟臉。
84.今天獻丑是為了明天能獻美。
85.今天出丑是為了明天更出彩。
86.隨機應變是培訓師必須培養(yǎng)的一大能力。
87.真誠是最好的人脈技巧,用心是最好的教學方法。
88.學歷只代表過去,能力代表現(xiàn)在,學習力才代表未來
89.演講是一種藝術,但更是一種技術。
90.培訓的真正目的,不是讓培訓師得到成就感,而是讓學員獲益良多。